在餐廳、公園、遊戲室,總會遇見一些家長教導孩子要「分享」。無論是食物、玩具還是遊樂設施,家長都希望自己子女要學習與別人分享。看看面前的孩子,究竟有多少次是他們真心想分享?還是因為他們聽話、服從權威而聆聽家長的指示呢?
幼兒不願意與別人分是合乎發展需要?
大部分家長都重視孩子的社交發展,所以都會特別注重自己子女的社交行為。在聚會中,別的孩子偶爾會注視自己子女的玩具或食物,家長都能正確解讀他們的意圖。而大部分的回應方式就是請自己的子女與別的孩子分享其手上的玩具或食物。如果子女不願意,有些家長會圍繞「不應該自私」來教育子女;有些家長甚至會直接出手從子女手上拿走一些食物或將玩具讓給對方,然後強調「和別人分享才是好孩子,如果不分享就不乖」。
其實,幼兒的物權概念仍未完全發展,大多數幼兒會覺得「我的東西是我的」、「他的東西也是我的」,只要喜歡,便想自己擁有。所以,幼兒不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很正常,甚至合乎發展需要。至於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有時對自己的食物或玩具愛不釋手也是人之常情,因為他們真的會不捨得啊!
家長千萬別曲解分享的意思
明白家長忍不住出口或者出手解圍,為的都是不想令場面尷尬。不過,大家應當細心思考,分享是必然嗎?不分享就是不對、就是自私嗎?無論是小孩還是成年人,我們總不能時刻扮演大慈善家。當自己的肚子或心靈都未滿足的時候卻要用自己的資源去照顧別人,或者不情願地割捨;這不是分享,而是犧牲。這樣一來,孩子只會學到透過犧牲自己來取悅別人,長久地自我價值就會萎縮。家長千萬別曲解分享的意思,也別輕率地加諸自私的罪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大人和小孩都有些東西是願意和別人共用甚或給予的,也有些東西是只想自己擁有的。如果家長想培養孩子分享的美德,而又想保持孩子的自我價值,可考慮先從他們願意分享的物品開始。一頓飯中的最愛可能較不捨得分享,或者嘗試從第二最愛入手?至於分享與否,家長應當尊重孩子的決定。有些孩子害怕把東西分享給別人以後,自己就沒有了。家長更應該去體諒子女不想分享的心情。當孩子覺得心靈富裕,自然就願意與人分享。
分享是一種給予,本是一種喜悅的傳遞。希望家長重新審視「教導子女分享」到底是為了顯示我們的好,還是讓孩子感受真正分享帶來的快樂和美善。
延伸閱讀
- Malti, T., & Dys, S. P. (2018). From being nice to being kind: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 45-49.
- Mussen, P., & Eisenberg-Berg, N. (1977). Roots of caring, sharing, and help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W. H. Freeman.
- Kanngiesser, P., & Warneken, F. (2012). Young children consider merit when sharing resources with others.PLoS ONE 7(8): e43979.
作者
教育心理學家 鄭光言
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公共關係委員
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會員事務委員
本專欄的內容為會員的個人意見和見解,並不代表本會的立場。
本文另連載於【Parenting Headling 親子頭條】:
https://parentingheadline.com/article/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