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學堂】靜觀練習: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該怎麼辦 ?

當孩子面對困難或經歷挫折,感到擔心、無助或害怕時,作為家長的你,會做些什麼?以下是一位家長朋友的親身經歷: 「最近陪伴孩子參加一場空手道比賽,孩子要在陌生的場館比賽,而教練又恰巧未能出席,孩子便緊張得哭起來。坐在旁邊的我絕不好受,很想快快處理他的情緒。心中亦想著:「就這麼一點壓力也承受不住!』,於是便忍不住責備他懦弱,最後孩子卻哭得更可憐。」

面對以上的情況,很多家長可能都會說:「只是很小事,不用怕啦!」或「你怕什麼?」,希望能安慰孩子,讓他樂觀地面對事情。家長亦可能會嘮嘮叨叨地提醒、教導孩子應怎樣做。無奈的是,當家長愈是這樣做,孩子的情緒卻可能愈不受控。情況就有如我們要平伏水面的漣漪,我們愈是拍打、壓制,漣漪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是起伏不定。

那麼,當孩子經歷負面情緒時,家長又可以做些什麼?靜觀的其中一種基礎態度是「接納」。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與其勉強要孩子即時冷靜下來,家長或許可以帶著一顆接納的心與孩子同在,明白和諒解他的情緒,即使我們並不一定認同孩子的表現或行為。這對孩子而言,反而是一支強心針,讓他更有力地面對眼前的困難。以下是同一位家長在參加家長靜觀課程幾星期後,面對類似情況的回應:

「這次在孩子感到緊張時,我沒有刻意安慰他,而是跟他說:「在這情況下感到緊張、擔心、有壓力是很自然的,媽媽明白你的心情。」
然後與他一起做了一個簡短的呼吸練習,陪在他身邊。
幾分鐘後,孩子竟告訴我心情平靜多了。而在接下來的比賽當中,孩子的表現也比之前更主動和積極。雖然最終落敗了,但我和孩子在面對情緒方面卻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要平伏水面泛起的漣漪,原來懷抱著一份接納的態度,與之同在,比起用力勉強改變,可能來得更有效。也許,在孩子感到困苦時,作為家長的,單單在旁送上一份全然的接納與明白,已經是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了。

如家長希望了解更多有關靜觀的資訊,歡迎瀏覽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網頁jcpanda.hk ,亦可加入賽馬會「樂天心澄」之友以接收相關活動和課程的最新消息。

作者
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 會員事務委員  關匡宏

本專欄的內容為會員的個人意見和見解,並不代表本會的立場。

本文另連載於【Parenting Headling 親子頭條】:
https://parentingheadline.com/article/13237/